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最美相遇(番外篇*必看):记得他的好

 ·  ☕ 9 分钟 · 👀... 阅读

相关阅读:

最美相遇:1)健康是福

最美相遇:2)念恩报恩

最美相遇:3)大道至简

一、不离不弃·感恩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回想自己如不是因为生病,像自己这种习气如此重之人,怎会走上学佛修行之路。

小时候特别地好动,又去学了武术,手不着地空翻自如,像男孩子一样很野。如果要我在家里呆上半天,这是无法承受之事;要我静坐不动,又如何能做得到。

五十载光阴稍纵即逝,如今已是残败之躯。生命无常,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病痛之缘,不信生死轮回的夫妻二人,竟难以置信地走上了学修之路。



image.png

对于先生,自己是有很多感恩的。生病的时候,其实我们还未结婚,但他一直不离不弃的陪着我。

当时误诊,说是脑部有垂体瘤,要做伽玛刀,但以后不能再生孩子。他也说没关系。甚至觉得我快不行了,辞去工作陪着我,想陪我走完最后一程。

所以以后,无论他做什么,我都支持他。他是个好人,是个善良的人,对我有恩。

二、记得他的好·信念

先生学佛一段时间后,对净土宗信心满满。可以说当时舍弃世间而修行,其实我自己并未适应。

他要止语念佛,在家几个月都不说话,这比他离家修行更难相处。要照顾他的起居饮食,但又不能沟通;又要照顾他,又要当他不存在,很是考验。

一个家庭怎么可能任何事都不用交流,可我们的光阴就是如此度过。



image.png

别人过年是相聚,我们过年是离别。

他满脑子一有休息时间,就想到哪里去闭关用功,根本不顾家里和工作。修心中心法后才变得圆融,但他的休息日也不属于这个家,以父母为要;父母过世,以师父为要。

自己也曾有过怨言,但心中有信念,记着他曾经的好。他是个孝子,很多地方也需要自己多忍辱。忍辱需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否则忍不下来。很多时候,自己也只是石头压草未拔根。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又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只能时常提醒自己身处幻境假相中,于相而离相,相当体即空,这样就没有这么多烦恼。

其实烦恼的根本就是我执。执念太深,只能多行善法、多听经闻法熏陶、念经咒、持戒、忏悔。



image.png

佛法,是把复杂的人生宇宙回归到单纯的心性。

说起来容易,只需回归当下。何为当下?就是智慧的现在,我们的每一个现在是否觉知了了。

智慧现前,如是那就当下解脱,生死涅槃无距离。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否则却是要一生的时间,甚至多生的时间去回归。

习气烦恼不容易断。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这么费心费力的去修行。每天站桩打坐,调和身心,增强定力,降伏自心。禅定虽不究竟,但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智慧。

三、信中带疑·解惑

自己也和先生一起阅览了很多净土宗的书籍。

祖师大德们都是过来人,他们所经历的修行历程都是实修实证。我们只需要死心踏地、依教奉行、老实念佛;但自己还是信中带疑,无法全身靠倒。

1)十年之惑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如此庄严的西方净土,岂不是也是虚妄?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

西方到底在哪里?中国的西方在美国,美国的西方却在不同地方?

信阿弥陀佛临终接引,那万一没来接,这里修的苦岂不是冤哉。感觉虚无缥缈,心不踏实。

先生当时完全舍离而修行,但现实的生活又如何解决?

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走,当下的烦恼又如何解决?

修行是为了解脱自在,为什么自己却更加的束缚?

《法华经》唯一实相成佛,自己能成为那么神圣的佛?

太多的疑问…….

虽也在装模作样的修持,也会有喜悦和轻安;但经常会被一些莫名的念头摧毁信心。而后再重拾信心,如此反复中虚度光阴。

2)为师为友

直到有缘听到元音老人的开示,让自己明白了修行的方向。

明白了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明白了每个念头就是一番生死轮回;

明白了瞎子看到了黑暗世界心地光;

明白了聋子听到了无声宇宙空灵音;

明白了青山自青山,白云任来去之理;

明白了极乐世界实相无相无不相之理;

明白了去彼岸的路上,最终困死修行人的,是他那颗求解脱的心…….。

已是泪流满面,象个委屈的孩子终于得到了亲人的安抚。

终于解了自己十年之惑;

终于解开了心中的束缚;

终于对生死轮回深信不疑;

终于遇到了理解自己的人;

终于印证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由此而灌顶,上座修法。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的心中心法,让自己的身心都有突破。

不枉十年之惑,皆是为师为友。

四、救命之恩·筑基

从疫苗后遗症及其防治,看传统中医的优势

安宫牛黄丸:唯一的特效药

安宫的小故事

后遗症

三年的疫情让本就体质虚弱的自己,又遭受了一次摧残。

因工作原因打了苗苗,出现了头晕、身体乏力、心口不舒服等症状,情况越来越严重。后来才想到,这应该是打了苗苗后出现的后遗症。

找老师看诊,老师先开了一个疗程的用药。那天下午收到药,到傍晚时分就服用了。

服用后只一会儿时间,浑身皮肤表面燥热,然后全身整块整块的发出块状的疹子。第一天晚上是最严重的,后来每天慢慢变少。一个疗程的药吃完,就剩肩颈部一排的皮肤摸上去是硬的粗糙的。

后又看诊了一个疗程,之后又加了老安宫牛黄丸。

不可想像,如果不找老师看诊,这些毒素遗留在体内不排出去,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先生说,杨医生救了你一命。



image.png

儿子每天在共修群参加早晚共修。当时正是自己最颓废的一段时光,也跟着他参加了共修,却感受到了加持力。

由筑基班报名后,未曾间断。筑基班报名后的第二天,去开冰箱门时地上一滑,脚受伤了,又无法盘腿了。

十年前修心中心法,脚二次受伤;就只是走楼梯,一不小心跌成骨折。这次又开始故伎重演,障碍重现;但心中竟闪过一丝喜悦,这会不会又是一个让自己提高的前兆。

时间过得真快,共修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了。

五、明师指路·相应

在公众号看到老师写的文章*(历年文章汇总)*,有着大善知识的智慧。

慧能大师有言:“何名大善知识?能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最大因缘,所为化道,令得见佛。”

在之后老师开示中,更是与之相契。善知识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善知识教导我们明悟心性,直指本源。



图片

1)白衣说法

其实,很多师兄对于白衣说法是信心不足的。

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末法时期,谨慎是有必要的。“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

不管是白衣还是僧众,我们只看讲的法:是否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否遵循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如此,我们在修学路上听到不同的见解就不会迷惑、无所适从。

2)杂修专修

有师兄会疑虑:净土法门加持咒,会不会是杂修?

妄念不起为专修,烦恼不生为专修,一心专念为专修;否则,虽念一句佛号也是杂修,杂妄而修。贵在一心,不起分别,持咒亦是专修。

专修和杂修,是在心性功夫里论断。

咒有咒的功效,禅宗的历代祖师也会暗持密咒,他们都是具有大智慧的。

因为每个人的根性和因缘不同,念一句佛号也未尝不可。只要秉承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就不会有疑惑了。

3)一心不二

也有师兄困惑:以前师父教我们,要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专持佛号不令间断;而杨医生却说“一心不可二用”?实是听得糊涂。

曾有弟子问慧律上人:弟子每天念佛号三万多,师父每天念多少?答:“一句”。安住于一念真如自性中,就是二六时中佛号不断。

有善知识曾言:“大乘佛法的伟大是有太多的法门可以度不同根性的众生,大乘佛法的悲哀是把方便当究竟”。

八万四千法门犹如挖金子的工具,修法的目的就是要挖到金子;而我们却都在分别、比较、评价各种工具,忘记了修行的本质是要挖到金子。

老师的开示随性、灵动、跳跃而又深邃。

有时让自己疑根重重,有时心心相应,有时豁然开朗,有时惭愧而无地自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精彩,让自己在熏陶、汲取、鞭策、自省、勉励、感悟中有所突破。

4)持戒

老师开示:戒的核心是妄念,“心平何须持戒”。真是讲得太好了。



图片_20250903104448_568.jpg

对于戒,自己有太多的感触。

佛涅槃前告阿难:“我灭度后,以戒为师。”“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强调着戒的重要性。

这么多年,总能听到身边的师兄对于戒的一些偏颇的知见。让自己心生困惑,但又不明所以。

后来看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不敬持戒,不轻毁戒,持犯一如,是名持戒。”豁然开朗。从究竟义来说,心保持如如不动,才是真正持戒。

正如老师所言:息妄显真才是核心。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为持戒、觉知当下为持戒、转识成智为持戒,戒的本源是性清净。

5)信愿

老师开示我们每一位修行人,一定要发愿成佛,早日悟道证道。

如来时教,唯一佛乘,唯一实相,三世诸佛皆乘此宗。也深深的反省,以往自己也曾如此发愿,但自己又做得如何?

要学习老师的大丈夫所为,要敢于承当。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成佛,要坚信自己。

觉知当下的每一念,回归当下,是自己一生一世的功课。一定要实修实证,一定要真正的契入如来藏性。

6)无我

慧律上人让末学树立佛学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讲到心性部分更是直呼痛快、直接了当;也曾言佛法第一,健康第一。

老师也开示我们:修身也同样重要。是难得遇到能给予我们修身指引的导师,是能指导我们身心同修的善知识。

帮助我们身心共调,消减我们修行路上的障碍。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而成佛道;同时也让自己看到了慈悲心、菩提心的欠缺。

做一名大医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承负的东西太多。要医治患者的身,又要调和患者的心,还要背负众生的业力。刚强众生难调难服,让一个人转变心念并不容易。

每个病人身上都有很多的负能量和病气,特别是针灸和上手法,很容易病气传上自身。所以历代的针灸大师都不长寿,古今很多高明医者都是英年早逝。医者自身需具有强大的能量,有防病气、排病气的能力。

2020-2023:全球四年新冠救治的医生说…

新冠科普诊疗节选

悦读《大医精诚》

素心阁养生馆

像老师疫情期间,这么大的工作量,一天只睡一二个小时。不顾个人的健康、安危,不停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救治病人。没有无我的大愿力,非常人所能做到。

老师建了那么多的养生,护生等善法群。除了医治病人、接待访客,还给学生们讲《黄帝内经》课,不定期的给大家开示。用他的善巧方便,引导每一个人去恶扬善、修身修性。

为了给大家好的健身产品,保证好的治疗效果,又费尽心思制作各种养生品,为大家找寻各种疗效俱佳的良药老药。这就是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无法想象老师是如何做到分身无数,去完成这么多事。希望老师能多保重身体,那是众生的福祉。

六、静待花开·最美

一次次的被打趴下,又一次次的起身前行,今天的自己承载着太多人的赐与。

感恩家人的一路陪伴,度尽风雨未曾离弃;

感恩道友们的一起成长,是他们给了自己太多的启发与反思。人生最美好的事,是牵着彼此的手领到轮回的路口;

感恩菩提路上所有善知识的智慧教言,那是法身慧命的源泉。

幻世沧桑忍为铠

烦恼转处慧为材

法尘扫尽凌霄台

浮沤湛然汇入海

寒锋自淬宿缘栽

般若作砺红尘斩

莫问风云激荡时

无心之处百花开



文/莲

校|中医传媒 版|冰河世纪 审|小医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