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略长,分五部分:
序、一位年轻女孩
一、一种高变异性病毒
二、临床分期
三、艾滋病:
1 病程进展 2 常见治疗药 3 临床表现
4 临床检查 5 临床诊断 6 治疗目标
四、全球四例临床痊愈者
五、中西医研究与进展:
1 西医鸡尾酒疗法 2 传统中医学
3 小医生临床成果(附医案)
序、一位年轻女孩
一位18岁女孩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在社团活动中遇到温柔的学长。涉世未深的她,在聚会中被多次灌酒……
疫情后终于返校,没多久女孩开始频繁低烧、乏力,持续了很久。一次偶遇学长,被告知其实他是艾滋病患者。女孩去检测,结果也被确诊了。
因为缺乏证据无法立案,反被造谣。之后此事传开,所有人都远离她。女孩开始了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只是她的病情并不能得到控制或治愈。
药物的副作用巨大,而且每个月进口药的花费在五千多,有些药甚至更高。服药期间,她的生活品质也非常低。后来她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因为肺炎住进了ICU,最后无奈退学。
她回家后不敢出门,邻居看到也会马上躲开,再后来口腔溃疡、皮肤疱疹,一碰就出血。父母为了维持她的生命到处奔波,全家陷入绝望。这只是众多不幸感染者中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国内因为开放,青年男女的感染人数急速飙升,对个人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与压力。
一、一种高变异性病毒
自二十世纪末,这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几乎百分百的病毒被发现以来,几十年间席卷全球。
截至2021年,全球目前约8420万感染者(如NBA传奇人物“魔术师”约翰逊),4010余万死亡者(如前知名皇后乐队的主唱,那首风靡全球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创作者兼主唱),3840万病毒携带者,这些还是登记的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还有约60%的感染者未被发现,实际感染人数将超出想象。该病毒在全球出现迅速蔓延的趋势,75%的感染者集中在十五个高发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
从总人数来说,我国目前是高发上升率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感染者逐年加速递增。目前感染者中妇女和儿童占54%,其中通过卖血/输血途径而感染的不计其数,还有些人是因伴侣的传播而莫名感染。
这是一种高变异性病毒,它对一般抗病毒药物极易产生耐药,因此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一旦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
目前来说,全球只有四位患者因为此病并发症导致白血病,继而通过干细胞移植得到康复。更多感染者仍承受着此病带来的极大身心压力,逐步走在死亡的道路上…有些人选择自杀或者疯狂报复传染他人…

这种病毒的复制速度是爆炸性的,每天都可以产生上亿甚至上千亿的不同新个体。复制过程中不断变异,并且每次分裂时都不会精确复制遗传信息、不会自动纠错,而是自动产生微小变异,就像打字出了错一样。
这种快速复制并变异的特性让传统药物的杀灭病毒法无法应对,因为药物根本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面对同一种药物,病毒只要发生一次小小的变异就可以逃脱药物的攻击,甚至产生抗药性。
患者感染后最终并非死于该病毒本身,而是因为合并感染等,如肺结核病、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身体免疫功能失常最终导致了各类恶性疾病的产生。
2023年的疫情期间,小医生接触到了HIV患者,进而开始数年的跟踪治疗与研究。我们有效控制住患者的病情,消除各种病发症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品质。
经过多次检测,患者的艾滋病毒载量从数万单位降到了几百单位,状态与健康人无异。病案详情请参阅第五部分:中西医最新研究及进展 3、小医生临床成果。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我们希望为每一位患者支撑到未来疫苗到来的那天。
二、临床分期
这种病毒被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艾滋病病毒,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伤害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或者缺陷。
机体免疫状态可以通过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值来评估,因此艾滋病(AIDS)可以分为三期,即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具体如下:
1 急性期
CD4+T淋巴细胞可以急速下降,免疫系统出现急性损伤。症状一般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腹泻等(与2019年末的新冠症状极为相像)。
临床已经在新冠病毒中发现了HIV的基因片段,这也是为何新冠至今变异几十次、五年来依然存在。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机体感染HIV后,CD4+T淋巴细胞下降还可待查。一般1-3周后可以恢复正常,然后进入无症状期。
2 无症状期
CD4+T淋巴细胞可以接近于正常值,机体的免疫状态也近于正常。此阶段中,CD4+T淋巴细胞可以缓慢、逐渐下降。
3 艾滋病期
CD4+T淋巴细胞可以系统下降350以下甚至200以下,机体的免疫状态也会出现下降或缺陷。
此阶段容易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多种合并症,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不同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不同,一些本身的自身慢性疾病或者潜在疾病会被激发。
三、艾滋病
那艾滋病病毒(HIV)的可怕性到底在哪里呢?
研究人员发现,它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体内潜伏期平均为8-9年,主要对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进行攻击。该细胞被大量破坏后,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丧失,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发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
研究人员认为艾滋病源于非洲,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五例艾滋病患者的医案,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后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因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此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
1、病程进展
HIV感染者要经数年甚至十年或更长潜伏期,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
由于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出现了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
病程后期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2、常见治疗药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至今没有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或者是能根治的特效药。在我国艾滋病已被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目前常见的临床上用于治疗的三种药物是: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
01 替诺福韦片
用于治疗HIV感染、慢性HBV感染。和其他反转录酶抑制剂合用,可用于HIV-1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02 拉米夫定片
用于伴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
03 依非韦伦片
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用于HIV-1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及儿童的治疗。
这三种药的组合,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目前药物的副作用都不小,长期服用的确容易造成肝脏损伤,一些进口药的价格非常高昂。而中药五花八门,目前尚未有一款真正能治愈。
3、临床表现
青壮年发病较多,80%在18-45岁性生活较活跃的这一年龄段。患者往往有些罕见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等,
最开始的症状并非很严重,初期症状一般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一般随着病毒在体内缓慢增长后数年至十余年,各类症状才开始加重。
一旦病毒载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发展为艾滋病,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
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这里顺便提下:恶性肿瘤的产生与自身免疫系统低下有关。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往往是对治恶性肿瘤最好的方法。
虽然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上述所有症状并非每位患者全都出现。侵犯肺部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01 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体重下降,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的消瘦特别明显。
02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03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通常对这种腹泻无效。
04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05 皮肤和粘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06 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4、临床检查
01 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
CD4+T淋巴细胞耗竭,
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
CD4<200/μl,
CD4/CD8<1.0(正常值1.25~2.1),
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
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
NK细胞活性下降。
02 HIV抗体检测
常用于筛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
常用于确诊试验: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
03 PCR技术检测
目前的HIV高灵敏定量测定,可以很清楚的检测患者感染期后体内的HIV病毒数量值。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病毒会逐步降低增高到每ML数万之多。
5、临床诊断
01 急性期诊断标准
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80%左右感染者:感染后六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
几乎100%感染者:十二周后,可检出抗体。
极少数患者:感染后三个月内或六个月后,才检出。
02 无症状期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或仅根据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
03 艾滋病期诊断标准
通过检测CD4来判断,HIV感染分期中:
无症状期:CD4计数>500个/μL,
症状期:200-500个/μL,
艾滋病期:<200个/μL,也就是说一旦低于200,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大大低于标准量,开始进入艾滋病期。
6、治疗目标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体对策方面来说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常规方法)、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以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抑制病毒载量的增加。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虽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无法根治,只能起到延缓发病几率。
四、全球四例临床痊愈者
艾滋病被发现的四十年间,全球仅有四位患者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治愈。
01 第一例“柏林病人”
“柏林病人”Timothy Ray Brown广为人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地球上唯一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1995年:被发现感染艾滋病,此后一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2006年: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2007年:接受CCR5Δ32/Δ32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治好了白血病,体内的HIV病毒也彻底消失了。
此后12年:体内未再检测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
2020年9月:患者死于白血病复发。
02 第二例“伦敦病人”
2019年3月5日:《Nature》刊发了一篇文章《HIV-1 remission following CCR5Δ32/Δ32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lantation 》,一名感染了HIV病毒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CCR5Δ32/Δ32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霍奇金淋巴瘤得到了有效治疗。同时在长达三十个月的时间里,体内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
2020年3月10日:《Lancet》HIV期刊发表论文,在对“伦敦病人”治疗后连续四年的跟踪研究后,将其病情改善情况从长期缓解改为治愈,宣告了世界上第二个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
03 第三例“纽约病人”
2022年2月15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科学家们披露了世界上第三例艾滋病痊愈患者的详细病例。
更重要的是,这名中年混血女性患者是第一个通过移植脐带干细胞成功治愈艾滋病的案例。这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愈性疗法,还为来自更多种族背景的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希望。
04 第四例“感染HIV31年”
2022年7月27日: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宣布一名66岁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成为继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和“纽约病人”之后,第四位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
通过以上四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几乎都是因为感染后导致白血病,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最终存活下来。
一来,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患白血病;二来,诸多接受干细胞移植的艾滋病患者中,几十年来来也仅只有这四位重获健康,背后是四千多万死亡案例。
不可否认的是,干细胞有它自己独特的强有力的恢复。但随年龄增长,体内干细胞的复制增长也会大大减弱。我们也发现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干细胞可以重生,比如轻断食。
新冠疫情期间,素食者的康复率非常高,且不容易有后遗症,很少有复发。我们知道新冠跟艾滋病在很多方面有共性,可以从新冠的治疗中获取对HIV的有效对治法。
五、研究与进展·中西医
2019年11月6日,一个由美国研究人员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了一种艾滋病病毒新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在《艾滋病病毒相关命名准则》发布十九年后,首次确认了新毒株。
发表在美国《艾滋病杂志》上的这篇研究论文显示:这种新毒株属于HIV-1型M群,被确认为L亚型。世界上大多数艾滋病患者感染的病毒毒株属于HIV-1型,其中M群最为常见。
2022年2月3日,《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毒性HIV病毒株。该VB突变株的毒力更强、更具传染性。
纽约一名感染HIV且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女性,在接受了来自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供体的干细胞移植后,成为迄今为止全球第一位女性和第三位艾滋病被治愈的人。
虽然艾滋病毒非常厉害,但不是没有对治方法。我们经过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该病毒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
它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的活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一些特定食物中存活。常温下,在体外血液中只可存活数小时。56℃条件下,30分钟即失去活性。
1、西医·鸡尾酒疗法
从目前传统临床研究及治疗方向来说,我们往往是从控制、抑制入手。除此之外,近五十多年的医疗发展上有个案列引起了世界注意。那就是魔术师约翰逊感染后,至今已经三十一年还存活。
据《新闻周刊》2010年春季的一篇报道,约翰逊在接受鸡尾酒疗法的前期花费为数百万美金,一直使用着最有效的药物。有些药甚至还未上市,就先让他使用,每个月的费用达一万多美金。
这里需要注明:其实他是HIV携带者,还不是真正的AIDS,也就是说他体内的病毒一直处于潜伏期。再做一个科普:很多人感染后,随着病毒在体内潜伏,体内的病毒也会慢慢增加,也就是病毒载量不断上升。当体内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后,病毒开始攻击身体的免疫细胞。
约翰逊的主治医生是获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何大一,当时他采用了著名的鸡尾酒疗法。所谓鸡尾酒就是将几种不同风格的酒混合在一起,产生独特的风味和效果。
何博士的疗法和鸡尾酒的调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同时使用三到四种药物,每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期中的不同环节。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从而达到控制病人体内的艾滋病毒,使得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有机会修复。
何博士的这种鸡尾酒疗法经过临床实验后,大部分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没有了持久的低热,身上的溃疡消失了,精力也充沛起来。
当然,鸡尾酒疗法并不能根治和真正清除艾滋病毒,只能通过持续性服药,将艾滋病毒抑制在一个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准。因此,病人离不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
鸡尾酒疗法中所使用的药物,是蛋白酶抑制剂药物、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的组合使用。这一疗法刚刚问世时,这些药物每一种都是天价,更不用说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了。因此,当时主要的门槛是不菲的治疗费用。
除此之外,鸡尾酒疗法前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这种疗法中的有效药物开发时间还不够。治疗过程中,有些人服药后肠胃不舒服,有些人长期做恶梦,有些人的脂肪大量流失,这都是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何博士的思路,其实可能与他体内的中国血脉有一定关系。当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杀灭病毒但最终失败的时候,只能转而采用抑制法,来延缓、降低体内病毒载量的增加。如今几乎所有面市的抗艾滋病毒的药物,无外乎都是这个原理。
2、传统中医学
何博士通过多种药物的变化组合,达到了应对病毒变异所产生的耐药性。我在想,如何利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中草药模式来治疗此病?中草药来源于阴阳学说,那从这方面来说,又该如何入手呢?
《素问·评热病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原因主要还是人体正气虚引起的。我相信虽然病毒很厉害,但一定也会有人没被感染。只不过我们不知道,他/她们也不知道。
中医认为此疾属于温病范畴,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刺法论》中提到:五疫之甚,都容易相染,不问大小,病情相似。
明代吴有性的《温疫论》是中医对传染病认识的专著。论中指出瘟疫是一种疾病,不是风寒暑湿燥湿,而是天地之间不同的异气感,也叫异气即戾气、疠气、疫疠之气、毒气。
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来看,艾滋病似乎可以归因于瘟疫类。潜伏期长,发病缓慢。大家还记得早期的新冠病毒吗?它在体内潜伏十四天甚至一个月,病毒不断增长,一旦发病后疾病迅速发展。HIV一旦发病,患者出现高烧、皮下出血、痴呆昏迷、无度泄漏等症状,导致迅速死亡。
这种情况,正如清代温度疾病学家王世雄在《温度经纬度》一书中所说:温度疾病,从内到外,是从血到气… 与外感温邪相比,由卫及气、自营而血。这里的卫气营血,不仅是温病发展的四个阶段,也是温病的四个层次。
一般的传染病从卫分到气分、到营分、到血分,称为表达,病情由轻到重。而伏温病一发病就出现血分和营分证候,病情危重。艾滋病的大多数病例,与伏温病非常相似。
从中医理论来看,同性性生活这类人群的传播无外乎消耗肾精,导致肾精处于缺乏或精亏的状态。人体肾精亏损,是温疫邪毒容易侵入的内在因素。正如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所说:冬不藏精,春必病。肾精不充,人体阳阴血生化无源,抗病能力大大降低。
营卫之气不足,容易导致其他原因如风寒暑燥火等外邪的侵袭。身体各器官功能和抵抗力低,又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展,如气血损失、肺气阴虚、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等。
这是从身体本身的内部原因,用中医理论解释艾滋病证候的多样性、复杂性、快速变化和难治性。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中医对艾滋病的整体理解,总的来说,就是外遇邪毒以及自身肾精损失、营卫失调。
肾精受损,不能生化卫气;卫气不固,艾滋病毒侵入身体;热毒进入肺,肺热充血、生痰;肺损伤导致痰热充血、咳嗽,形成气阴两虚症,如痰热流经络,会导致痰核症。
病毒侵入脾胃,脾运化水湿失调,胃损失和降低,水湿停止,湿热、脾胃湿热;如果痰热,相互阻塞,流注经络也会导致痰核症;如果长期腹泻、脾虚,热毒进入心脏,心脏受到干扰。由营进血,血热过高,营阴损伤;阴损伤,血滞粘滞成淤泥,迫血妄行,导致热动血症。邪热进入少阴,肾阴损伤、肾精损失,感染艾滋病毒;肌体损伤,水不含木,肌腱失养。
综上所述,提升正气是符合中医思想、符合天地阴阳理论的最重要依据与思路。
3、小医生·临床成果(附医案)
传统中医以消除症状为治标,以找到病根为治本。老祖宗以独有的智慧,善于“解与和”,最终将人体的阴阳重新归于平衡,从而抵御各种疾病。
中医药认为,任何药物的作用并非是杀死病毒本身。经过科学配比,通过中药材特有的气味、形态、颜色、归经等来平衡病症,提高局部乃至整体机能。最终提高机体免疫力,靠自身消灭、战胜各类疾病。无论是小病、大病,都遵循这一“道法”。
这也是解释了为何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虽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的治疗方案仍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有违自然规律及天地阴阳。
八十年代末第一次听到这个病毒时就一直想研究,2023年初终于有缘开始。我们的疗程以月为单位,取得了超乎想象的临床效果,这个病毒可能将被有效的中药所控制。截至撰稿时,已进入临床第三阶段。
我们采用了以大自然中草药为主要药源制成的高浓缩中药粉,因为植物是自然界中能量最强的物种之一。这些纯天然中草药材的毒副作用微乎其微,再加上古方讲究搭配,药材之间相互增强辅佐有助于发挥更强的药效,这可能是目前最方便简单有效的纯浓缩中药之一。
中国有句老话,有毒蛇的地方一定有解药。我们都知道艾滋病起源于非洲,所以我想到了通过热能来克制它。而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在50多度下逐步死亡,这也是我的一个组方制方思路。
小医生·临床医案
这位患者于2019年感染(今年是第六个年头),已由早期的病毒携带者转为病毒感染者。虽然也经历过国产、进口等药物的治疗,但是效果一般。
2022年,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已达19000单位。

患者初次求诊

小医生治疗·第一疗程后·复诊报告

2023年,经过我们的传统中医治疗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大幅降低。治疗反馈如下:
第一疗程结束:2023年3月
体内病毒载量:只有7000多单位。也就是说,体内病毒减少了55%以上。


第二疗程·反弹
病毒很聪明 2023年4月
马上做了调整用药后,体内病毒载量:从2万多迅速降到只有1000多单位。这意味着,体内病毒已不到10%。

第三疗程·有些反复
2023年5月


第四疗程·感染新冠
2023年6月

第五疗程·调整方案
2023年7月
我们再做调整后:这次的病毒载量直接降到了514(图3),治疗共五个月。

调整治疗后👇病毒载量直接降到了514k


第一疗程回顾

第二、五疗程的结果对比

第七疗程·强弩之末
2023年9月
化验结果:在几百范围内波动。

第十一疗程 2024年1月

治疗一年后·复诊
2024年3月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临床治疗成果,我们不仅做到了传统意义上的抑制病毒,而且真正做到了减灭病毒。这完全依赖于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最终彻底战胜病毒。
其实第一疗程结束时我们也曾思考何时发布,考虑到可信度问题,原本打算等临床治疗完全结束再公布。毕竟这不是件小事,也不是一个小实验,这关系到无数患者的生命。
后来意识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目前全球每天都有无数患者因为此病面临生死。我们最终决定等前三个疗程结束后获取最近临床数据,在继续治疗研究的同时发布,希望能救助更多患者。
小医生义诊
我们的治疗方法非常简单,几乎无任何毒副作用,远低于鸡尾酒疗法,可以说是目前一项最新的高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所采用的药品均已通过国际认证,利用一项高新技术,超高提取、浓缩中药液的精华,服用简单方便。主要成分就是我们熟悉的附子等,这也是已故国医大师李可最爱用的一味中药。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我们以它为基础,再综合调配其他对症适用良药。大病之人免疫力低下,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机体能量迅速减弱,因此提升能量是首选。
患友们的无助与绝望感同身受,愿为他们重新点起一盏希望之灯。这次我们将为以下两类对有缘患者进行为期两个阶段的免费医疗资助,具体如下:
01 第一类
专为弱势群体:因生活困苦而卖血感染的妇女、胎中受感染的孩子,进行免费治疗。
初期:家庭经济困难的,一些因卖血、输液或被迫感染的患者,免费提供三至六个月的进口高浓缩中药治疗。
02 第二类
将为无力承担医药费用的患者:减免部分或者全部治疗费用。
03 小医生说
这是一种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方法,运用了中药经方中的经方原理,又有点像杰克逊的“鸡尾酒”疗法(他感染至今存活了30多年,体内的病毒还有但被免疫力压制住,身体各方面都没有任何症状)。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法,希望为患者坚持到最后,坚持到明天医学科技突破的那天。
最后,感谢一直以来所有关心、关注、支持我们的各界朋友们身心安康!
04 艾滋病患者 义诊·咨询

文|小医生 校&版|中医传媒 审|小医生